-
專業碩士復習“七條軍規”
-
對申請MBA的同學而言,不管你緊不緊張,MBA全國聯考都一直在那里。
雖然不能幫你一起復習,但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對在讀生和畢業生的小調查,能讓你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:“我行你也行!”。雖然數據有限,調查也并不嚴謹,權當給大家緊張復習之余解解壓,也聽聽學長們專門送給大家的金玉良言吧。
這次調查得到了205位MBA同學校友的踴躍答復,因此才有了這些數據給大家參考,在此對他們的無私分享表示感謝!
離開校園多久啦?
很多申請人擔心考試功力離開學校越久,退化越多。那么跟你一起拼成績的小伙伴都是什么情況呢?我們問大家“參加MBA聯考時你大學畢業幾年?”從回復來看,分布非常均勻:30%的同學離開校園4年及以下,5-7年的占28%,工作8年以上的也有超過41%。你的功力水平跟大多數同學一樣吧?所以,千萬別拿工作久為自己設置心理障礙,讓自己“輸在起跑線上”哦!
9月開始還不算晚
當問及“你提前了多少時間準備MBA聯考?”超過一半(52.7%)的同學都是在考前不到4個月開始準備的,因此9月開始備考并不算太晚哦。
另外有32%的同學是提前5-7個月開始備考的,而備考超過8個月時間的同學只占到回復同學中的15%。因此,不要自己嚇唬自己說:別人都復習了一年啦!我才剛剛開始!!!事實是,只有不到4%的同學提前一年開始備考。
很忙沒時間復習?我們也是!
“你每周花幾個小時在MBA聯考準備上?”近70%的同學每周復習時間不到12小時,其中39.5%的同學每周復習時間不到6小時;而只有不到7%的同學能夠做到每周復習24小時以上。所以,不要因為自己很忙就輕言放棄,只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并且持之以恒,就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哪門科目大家最發怵?
問大家“對你而言最難的科目是?”回答顯示大家認為最easy的是英文(只有12.7%),最難的是綜合(邏輯)(42%)。你是同樣的感覺嗎?在心目中最難科目評選中,數學也只排第二哦(約30%)。考試嘛,策略還是很重要的,畢竟拼的是卷面總分。有把握的分數盡量都抓住,難題也不是你一個人覺得難哦。
學霸秘訣:堅持!堅持!堅持!
更給大家信心的數據是:看上去似乎答了題的同學也沒比你年輕,復習也沒比你時間多,可是成績還真不錯!回復問卷的同學中,只有8.3%的同學最終考試成績在170分以下,有36.6%的同學最終成績在200分及以上!他們到底在備考中有什么訣竅?提及最多的是這兩個字:堅持!
編者按:
重新來看這幾組數據:
-
工作8年以上的超過41%;
-
超過一半(52.7%)的同學都是在考前不到4個月開始準備的;
-
近70%的同學每周復習時間不到12小時,其中39.5%的同學每周復習時間不到6小時;
-
有36.6%的同學最終成績在200分及以上!
正如我在課堂上多次告誡大家的,備考專業碩士這個事兒不是拼學習時間長短,它是考思維方式——你越是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,學習起來越是輕松;反之,用耗時間的辦法把自己按在書桌前面,只是求得心理安慰——好像自己很努力——其實,這就是為自己懶得思考找借口!!!
應屆生同學,你們考MPAcc,與MBA是考同一張卷子。關于復習方法,我要再次向你們強調:
1.限時。每天復習時間不要超過六個小時,否則,那個效率如何你自己知道!復習時間過長,不但無助于學習新東西,反而會讓已經復習過的東西被“擠掉”。
2.效率。每科一次復習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,超過了,效率大不如前!
3.運動。每個小時更換科目的間隙,請出門運動而不是刷手機!
4.靜心。如果疲憊,請出門跑步;最好每天慢跑或者快走一個小時左右(穿插在復習間隙,不要一次跑完,以不把自己累壞為準);至于效果,誰跑誰知道!很多人覺得自己靜不下心、浮躁、胡思亂想懷疑自己,甚至邊復習邊走神……跑步吧,你會發現自己能夠跑掉那些煩惱。
5.總結。每天晚上睡前做一天總結,并且做第二天的計劃。計劃越具體越好,但每個計劃以一小時為限,整體復習計劃不能超過六個小時。
6.多思。坐在書桌前的六個小時以外的時間,用來閱讀,默思今天的復習收獲、做知識的遷移和關聯:
——以邏輯為例,思考今天復習的題目有沒有其他類似題目;
——以寫作為例,閱讀我讓你們閱讀的那些材料來源,看到標題就想想,如果是我,怎樣評價這件事;想完之后打開看看人家怎么分析評價的,思考自己哪兒沒有想到,記錄下來完整思路……
人的一生,應該隨時在思考中。
7.規律。設定精準的起居作息學習運動生活娛樂的時間。真正的高手,是可以重點為某個目標做努力但同時不耽誤其他事情(包括娛樂)的。也許你還不是高手,但你至少可以嘗試這樣去做。你們要為備考努力,但不要做考研的奴隸!
看到很多同學準備寫作論說文的方法,是錯誤的。你通過復習各科,有了新的思考方式,學了新東西;你也已經知道,備考專碩是需要新的思路的;可是如果還按照中學生的方法備考寫作,你當然熟悉,也當然覺得自己“會寫”,因為那都是舊東西啊,你沒有學習訓練到任何新內容!
可是這合乎邏輯嗎?數學考的雖然是舊知識點,但你需要思路的訓練;邏輯雖然不學也能做對一些題目,但你要想做好就需要思路的訓練;只有論說文寫作,難道你不需要進行新的思路訓練,只要按照中學生那樣,正面舉幾個例子,反面舉幾個例子,抒抒情,喊兩句口號,就算論證了?
請走出心理的舒適區域!不要再騙自己了,你必須清醒認識到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!
老師給你的思路你都消化了沒有?有沒有在此基礎上,針對每個話題的破解方向(我的論說文課上已經把近年的真題全部給出了基本分析思路)去查閱資料、擴展閱讀、做更多思考?
你們不應該幻想著聽完課就下筆如有神了,那是源于積累的;正如你不能幻想著聽完邏輯課就能全對了,那也是源于積累的。邏輯和數學你都做積累了,你每道題都去研究,可是寫作呢?每道真題你都研究過,搜集整理過許多素材,并且消化于心了嗎?我在網易云閱讀的電子書《寫作歷年真題全解》(論說文篇)中給出了一些擴展閱讀資料,你融會貫通了嗎?
你們以為寫作的備考就是在書桌前咬著筆、皺著眉,拼死拼活胡說八道湊七百字,這就是練習了?它也需要把每個題目研究透,自己搜集資料,反復斟酌、綜合各種觀點,結合題干做分析。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工作你們做了嗎?!我可是從年初就每次寫作課都提醒啊!每道寫作真題,就像做一篇小論文的研究一樣,你有沒有這樣去準備?
你們當時報輔導班,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的,結果在寫作這個科目上,你們不知不覺就把目標換成了“找到考試的捷徑”。
有捷徑嗎?有沒有可能,你這輩子都不用思考,讓一切問題的本質都在你面前自動呈現?
記住,你是要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的,而不是找捷徑的。
寫作備考效果的好與壞,只有考后才知道;但是大家都查不到綜合科目的單科分數,只有少數人會反思自己的寫作成績。甚至還有些同學,數學、邏輯和英語考得好,彌補了寫作分數的不足,也能考上。這給人一種誤解,似乎用高中式的寫作方法也沒關系。
但是,評價一種方式方法的對與錯,不是用考上與否來衡量的,就好像一道邏輯題做錯了,你就算最后考上了,但那道題還是錯的。你得用它本身的得分來衡量。
關鍵是,論說文寫作這道題的分值不是2分,是35分!
還沒有到考試之前最后一天,最后一周,還來得及,當然時間有些緊張。你得擴展閱讀,積累論證分析的角度——先把老師課堂講授的內容吃透、做關聯閱讀之后,寫出來。你得日常生活中抓緊觀察、思考、搜索、閱讀。
沖刺階段我會再給你們提供分析更多問題的思路的。
想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請關注雄松華章教育
-
-
推薦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課程
